一直很喜欢阅读,但阅读对我而言已经是很遥远的事情了,能算得上阅读的,最近的也只能追溯到大二大三那会儿了,也就是2007,2008年那段时间,无事的时候便去学校那碉堡似的图书馆去找一些书来看,远离了浮躁,看完一个又一个故事,一时间好似回到了03年的那个夏天:中考结束了,一波三折后终于是被我们镇上的中学录取了。接下来的每天,白天和爸爸妈妈进大坪山里做事,晚上在家里看水浒看得热火朝天,兴奋得常常凌晨一两点都不睡,这在九、十点就是万籁俱寂的农村,真是别样的感受,那会哥哥已在县一中读书了,我整天一个人,劳作让我得到锻炼,阅读让我感到充实。长长的暑假结束后,依旧清晰的记得9月份开学后的第一个晚自习,黑乎乎的我突然见到很多的新同学,像是进城了一样,那天的晚霞很美。

倒是啊,在北航的这些年常常觉得孤独,常常觉着自己无趣,多少个风雨过后的黑夜,踉踉跄跄独自走过三馆前那片伸手不见五指的小树林,无数个这样的夜里,这条走过千遍万遍的路啊,在脚下却是高高低低总也踩不准,走着走着就撞上了周围的树木,这种感觉就和我现在被禁锢的日子一般,挣扎在铜墙铁壁里处处碰壁,这夜黑得似乎永远不会有黎明的到来,这片树林长得似乎无穷无尽永远都走不出去,而我的生活似乎总也回不到正轨。这样的时候啊,我或者亢奋的唱起许巍的“蓝莲花”释放胸中的豪情,或者呢喃着齐秦的“夜夜夜夜”舒尽心底的柔情,这样的光景,我便常常不好意思起来,担心会有人听到,但跌跌撞撞总归能走出这一片黑暗。呵,就是这样的黑夜,很有奋斗的感觉,也是这样的夜,觉着自己好孤独,更觉着自己是个无趣的人,我的精力和热情多半被繁杂的项目一点点消耗,于是我变得越来越孤独,也许孤僻更合适,越来越无趣,每天只想着怎么完成任务。很显然我和现实的关系有些紧张了,这是必然的结果,长期单调索然无味的生活工作,缺乏交流、缺乏阅读。缺乏交流的结果是对他人的现状缺乏了解以致交流中出现缺乏共同话题而产生厌倦社交的潜意识暗示;而缺乏阅读则更甚,现在大都只读工具书,工具书读了很多,虽是提升了技能,并不能给精神带来滋养,一个干涸扭曲的灵魂,是不可能带来美好的,这才是万恶的根源,而通过阅读、写作、经历、感悟等诸多途径的自我锻炼是有可能获得所期待的美好的,想必那会儿会把自身的这种美好称为修养了吧,是的,因为这是一个修炼的过程,然而要达到这样泰然自若的极佳状态,没有任何人能够帮助你,非得身体力行不可,庆幸向往美好是人的本性,就像肚子饿了本能地会去找食物一样,现在的我又对阅读有了如饥似渴的需求,而一旦开始,在每天的阅读里我非常轻易的就获得了快乐,每一天都收获着美好,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还有美金书签呢。呵,多棒。

接下来我会持续在本篇博文中更新列出今年所读完的书,并简单附上一句两句若干句即时的随想,到16年年末,看看这一年都会看完了哪些书,看看有什么有趣的事情发生。


1.《春风沉醉的晚上》

这是买来kindle后读完的第一本,郁达夫的短篇小说。很短,耐人寻味,常常都会带着一种美好去想邓脱路贫民窟的作者和陈二妹后面怎么样了,他们的生活是否都有好转?

2.《活着》

余华的长篇小说,我是在和师弟去Costco的路上开始看的,我不爱出去,来到这该死的克利夫兰之后,每周的超市购物尤其让我头疼,非要我一起去的时候索性在车上看书吧,去的路上有点堵,比往常慢了许多,故事就从爱骑着胖妓女去老丈人门口大声打招呼的败家子福贵身上开始了……,读着有味。逛完超市去理发的路上总觉着时间太短,按预约时间到了理发店见到乌泱泱的前来理发的人占了我们的预约我倒暗自高兴起来,可以接着读这个故事。那天后面,半夜睡不着,起来一口气把剩下的故事读完,好的作品就是有这样的魅力,可是读着读着就不那么美好了,福贵接下来的故事开始让人愤怒、鄙视、可怜、同情、感动、感慨,一系列的感情变化。故事里写出了人对苦难的承受能力,对世界乐观的态度,那种绝望中的希望是那么的有力量。

于2016年2月6日01:15:08

3.《兄弟》

余华的长篇小说,分上下两部。上半部分,在文革的浪潮中,兄弟俩的父亲成为了文革的牺牲品,兄弟俩的母亲成为了接下来艰苦生活的牺牲品,随着父母的离去,精神狂热,本能压抑和命运惨烈的文革时代过去了。下半部分是近现在的故事,是一个伦理颠覆、浮躁纵欲和众生万象的时代。在小说中连接这两个时代的纽带是这兄弟两人,他们的生活在裂变中裂变,他们的悲喜在爆发中爆发,他们的命运和这两个时代一样天翻地覆,最终他们恩怨交集地自食其果。人性是复杂的,自私的弟弟、没有主见的哥哥、善变的女人,是我能够想到的并不贴切的评价。

于2016年2月13日16:04:24

4.《罗马不是一天造成的》

罗马人在智力上比不上希腊人,体力也逊于高卢人或日耳曼人,工艺发展也不是伊特鲁里亚人的对手,经济力更不如迦太基人优秀,但是罗马人开放包容的性格正是它超越其他民族的地方。

军事及建筑方面的成就会随时间而消逝,但是人们对于古罗马的崇敬却是永不改变的。古代罗马遗留给后世最大的遗产就是他们开放的民族性格。

讽刺的是,二千年后的现代人非但在宗教上变得狭隘,连统治理念也变得拘泥,种族之间更存在着严重的排他意识,因此罗马可以说是离我们越来越远了。

于2016年4月29日23:57:38